党的二十大首次将“教育数字化”写进报告,提出“推进教育数字化,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为新时代新征程进一步发展教育数字化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2019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聚焦教育发展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立足当前,着眼长远,重点部署了面向教育现代化的十大战略任务。这是我国第一个以教育现代化为主题的中长期战略规划,与以往的教育中长期规划相比,时间跨度更长,重在目标导向。同时,面向未来描绘教育发展蓝图,系统勾画了我国教育现代化的战略愿景。
智慧教育平台建设思路
在建设智慧教育大平台服务于各区(县)的学校,在区(县)级提供共性应用服务、大数据服务和本地化服务,建立区域教育信息化的核心层。全面开通智慧校园,实现区、校两级一体化建设,按一校一品或者一校多品的方式,推进智慧校园特色应用、校本资源及硬件环境提升,从而实现管理增效、教学增效和质量提高。
采用区校一体化的建设模式:

规划方案

建设方案
教育用户身份实名认证—教育统一ID ,一人一号一码,数据跟着人走
通过对接中小学学籍系统、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将学生学籍号和教师继教号作为师生的教育ID,并通过绑定身份证号、手机号等信息实现用户账号的扩展。各业务系统通过对接统一教育ID,以此教育ID作为用户身份唯一标识,实现用户身份信息在各系统间的安全共享,实现各类应用业务数据跟着人(教育ID)走,形成数据生态,为教育信息化的大数据分析提供坚实的基础。

全市一人一空间
网络学习空间基于市级智慧教育平台统一建设,支持县、校各级平台调用,实现全网融合。各级平台的基于统一的网络学习空间服务既可继承上级平台空间的各项共性功能和服务,又可满足本级个性化空间服务特色发展,便于教师、学生、家长、管理者快速获取通过网络学习空间获取各级平台资源和应用服务,实现一人一空间。

贯彻落实教育部等部门《 关于引导规范教育移动互联网应用有序健康发展的意见》文件精神,与上级监管平台对接,引导和规范市级教育移动应用有序健康发展。为全市用户提供极致的互联网+教育服务体验,通过APP开放平台和营运管理能力,只需要安装一个移动APP,即可让全市各区县都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灵活配置工作台,实现统一的APP个性化服务 。

发表回复